本网讯 近日,第四届“数据科学与二语研究”国际研讨会在广东韶关学院圆满落幕。我院翻译专业2024级研究生卢玉洁同学在会上荣获“优秀论文三等奖”,成为本次会议中为数不多的获奖研究生之一。从初入学术圈的“小白”,到在国际会议上自信发声并获认可,他的经历诠释了青年学者在成长中的坚持与蜕变。

图为卢玉洁(左二)参与颁奖仪式现场 韶关学院公众号摄
“数据科学与二语研究”国际研讨会是由JSLS专业委员会主办的高水平学术会议,本届主题为“智能化时代的二语研究范式转型与素养再定义”。会议吸引了来自全球8个国家、80多所高校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,包括多位国内外知名教授与期刊主编。“作为一名刚刚‘入圈’的小白,经常会陷入自我怀疑。”卢玉洁在采访中坦言。在圆桌论坛环节,他面对来自中大、湖大、上交、北大等高校的博导与博士生时,曾感到不小的压力。但他依然坚定地说出:“我是来自江西理工大学的一名研究生”,并完整表达了研究观点,赢得了在场学者的掌声。“当南师大的徐晓东教授在颁奖典礼上叫出我的名字,我真的很激动。这种‘意外之喜’为我的科研之路打了一剂强心剂。”

图为第四届“数据科学与二语研究”国际研讨会开幕式现场 韶关学院公众号摄
卢玉洁的论文在方法创新与研究设计方面获得评审专家认可。他表示,这次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“否定之否定”的哲学意义——“学术之路本就是不断自我怀疑又不断超越的过程。”他还特别提到,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、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等高校的专家报告,让他对“语料库语言学”“大语言模型与二语研究”等前沿方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

图为第四届“数据科学与二语研究”国际研讨会合影 韶关学院公众号摄
卢玉洁表示,他将怀揣这份认可,继续在翻译与二语研究领域深耕,希望能“在广袤的学术宇宙中留下自己的影子”。他也鼓励同学们:“永远不要对自我设限,学术之路虽漫漫,但每一步都算数。”从迷茫到坚定,从沉默到发声,卢玉洁同学的成长轨迹是许多青年学者的缩影。他的经历也印证了本次大会的宗旨之一——鼓励青年学者勇于展示、敢于交流、在跨学科平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。(文徐玉冉 图/来源于韶关学院公众号)